乐厨号将重点带大家了解三国最后谁赢了,希望可以帮到你。

三国谁是最后的赢家

三国谁是最后的赢家

三国没有一个赢家。三国归晋,司马家是最大的赢家。

三国的结局各不相同,但都是失败者。

蜀汉最先结束,公元263年,曹魏(其实实权掌握在司马昭手中)派邓艾、钟会分兵入川,蜀汉灭亡。

公元265年,司马炎迫使曹奂“禅让”,篡夺了魏国的天下,改称晋朝,魏国灭亡。

公元280年,司马炎派王睿、杜预灭亡了东吴。东吴灭亡。

至此,三国全部归于晋朝。

三国演义中,最后谁赢了?

三国演义中,最后司马家族赢了,司马炎建立晋国,三国归晋。

曹魏后期的实权渐渐被司马懿掌控。263年,曹魏的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灭亡。两年后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建国号为“晋”,史称西晋。公元280年,西晋灭东吴,统一中国,至此三国时期结束,进入晋朝时期。

扩展资料

公元266年司马炎篡魏,建国号为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公元280年灭吴,完成统一。后经历八王之乱和永嘉之祸,国势渐衰,316年西晋被北方蛮族灭亡。317年,西晋皇室南渡江南,司马睿在建邺延续晋朝,史称东晋,东晋曾多次北伐中原汉地。

383年东晋与前秦淝水之战后得到暂时巩固。两晋时期北方南迁的汉人将先进技术带入江南,进一步开发了江南地区。420年,刘裕建立刘宋,东晋灭亡。中国历史进入了南北朝时期。

西晋承袭中原曹魏领土,统一后又占有孙吴疆域。东晋随其疆域的变化而有增减,北界主要在秦岭淮河一线。

两晋的政治体制为世族政治, 是隋唐的三省六部制的基础。而晋朝时期的农业、商业、手工业等相比较三国时期有了进一步发展。

晋朝虽为汉末以来中国文化中衰时期,但在哲学、文学、艺术、史学、科技等方面也有新的发展。两晋的文化走向多元发展,是一个文化开创、冲突又融合的时代,由于儒教独尊的地位被打破,哲学、文学、艺术、史学及科技纷纷出现革新,有些成为独立的学问。

当代思想有由本土发展的玄学、道教及由印度东传的佛教,士大夫纷纷盛行清谈。由于边疆民族带来草原文化,东晋则拥有中原文化及江南文化,双方逐渐展开文化交流或民族融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晋朝

三国演义中,最后谁赢了?

三国演义中,最后是由司马家族夺去曹魏政权并建立的晋朝统一了三国,取得了该时期天下大一统的胜利。

司马家族统一三国的情况:

263年,魏国丞相司马昭派钟会、邓艾、诸葛绪分兵三路南平蜀汉,与蜀汉大将军姜维发生拉锯战,钟会被挡于剑阁前,邓艾避开姜维大军的锋芒,抄阴平小路直取涪城,进逼成都,蜀汉后主刘禅投降,蜀汉被魏所灭。

265年,司马昭去世,其子司马炎夺取曹魏政权,定都洛阳,建立晋朝,史称西晋,司马炎称帝后开始筹备伐吴,派王濬于益州大造船舰,以羊祜镇守襄阳与镇守江陵的吴将陆抗对峙。

279年,司马炎决定于该年十一月大举进攻吴国,史称晋灭吴之战,他以贾充为大都督,上游王濬唐彬军、中游杜预胡奋王戎军、下游王浑司马伷军多路并进。

280年,一月孙皓急任丞相张悌率沈莹、孙震渡江抵御王浑军,但皆战败而亡,而王濬军沿长江配合其他晋军攻下西陵、江陵、武昌及寻阳等地,杜预也夺下荆州南部,三月十五孙皓见晋军已包围建业,认为大势已去而投降,孙吴灭亡,西晋统一天下,至此三国时期结束。

西晋统一三国的理由:

司马家族建立的西晋能够统一三国,也是因为司马家夺取了当时国力最强的曹魏政权,让他们有了硬实力,其次后三国时期,蜀国和吴国到了后期国家的整体实力都远不如后期司马家所掌控的政权,最终被西晋所灭也是必然的。

扩展资料:

《三国演义》

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

三国时期的主要势力:

曹魏(213年5月—266年2月4日)

三国时期割据政权之一,后世史家多称曹魏,由于之后的北魏被称作“后魏”,故曹魏也称为“前魏”或者“先魏”,是三国之中最强大的国家。

蜀汉(221年5月15日—263年)

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蜀汉王朝疆域所及,北至武都、汉中,东抵巫峡,南包云、贵,西达缅甸东部。占有今云南全省,四川、贵州二省的大部,陕西,甘肃南部、广西西北部及缅甸东北部、越南西北部。263年为魏所灭。共历二帝,四十三年。

东吴(222年5月23日—280年5月1日)

孙权在中国东南部建立的政权,国号为“吴”,史学界称之为孙吴。由于与曹魏、蜀汉呈鼎立之势,所统治地区又居于三国之东,故亦称东吴,天纪四年(280年)5月1日,孙吴亡于西晋,标志着中国汉末三国以来割据局面的彻底结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国演义